Archive for the ‘ 钓鱼技巧 ’ Category

黑坑鱼塘钓鱼要细探钓场鱼情

不论是生塘还是熟塘,打窝钓鱼一定要细探钓场鱼情。生塘眼生,水质、水深、鱼种、喂养种种情况一概不知。熟塘虽熟,天气、水温、风向、鱼情都有变化。细探钓场鱼情,为百钓之首,鱼情不清,钓无所定,主攻方向不明,心中没底,会无果而终,什么也钓不上来。

因此,生塘钓鱼掌握钓场鱼情是十分必要的,一定要细问细看相结合来进行。一是问:即要问明水的深浅,问明喂养的鱼种,问明日常喂养的饵料,问明开钓的时间,等等。问明水的深浅,掌握塘水的坐向走势,以确认钓点的位置。问明喂养的鱼种,以确定主钓哪种鱼,是钓大鱼还是钓小鱼。问明喂养的饵料,以确定用哪种窝饵钓饵,防止用饵不对口。问明开钓的时间,以判断是生口鱼还是滑口鱼,以决定主要钓法。生塘钓鱼,初来乍到,鱼情水情不熟,一定要将问字放在第一位。

即使是老塘复钓,也应问清是否有影响钓鱼的事情发生,如施网捞鱼,放水浇田之类。二是看:主要是看清鱼泡在水体中处于什么位置,是大泡多还是小泡多,是草鱼泡还是鲫鱼泡,看清鱼泡,以确定将窝点选在什么位置。无论老塘生塘,鱼泡是真实的鱼情、极具指导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打窝钓鱼也有探不明鱼情的时候,如大风天或闷热天,鱼群都会离底上浮,水体中什么鱼泡也没有,此时就必须用试钓的方法来探明鱼情,改钓悬浮或在浅水区打窝。

避免鲢鳙鱼闹窝的技巧

有时钓者想钓鲤鱼、鲂鱼等,在垂钓前打的窝子,因投的诱饵气味较大,引得成群的链鱼、鳙鱼前来寻饵。它们先是自上而下地追索下沉的大颗粒饵料,后是自下而上地细食小颗粒饵料。这样上下左右地游动,在撒窝区域徘徊很久,然后才离去。垂钓者的诱饵结果都撒到鲢鱼、鳙鱼的口中了,不得不再补窝。可是一旦补窝,它们不但很快折回,还会招来其他小鱼群聚餐。如此打窝、补窝,连续几次,鲢鱼、鳙鱼会越聚越多,浩浩荡荡地在水面欢腾跳跃。如此的戏耍,使得鲤鱼、鲫鱼、鲂鱼、草鱼等鱼均不愿与它们为伍,而垂钓者的本意并未想钓鲢鱼、鳙鱼,钓饵也是为其他鱼准备的,鲢鱼、鳙鱼成了捣乱者。 碰到这种情况,不妨用下列几种办法一试:一是“换”:即停钓几十分钟,待水中鱼儿把诱饵食完游走后,换上气味较小的诱饵重新打窝。二是“变”:即变换垂钓点,找水浅一些的水域下竿。三是“打”:诱引鱼的窝子不是用手撤,而是用海竿、炸弹钩打到深水区的水底。这样回避中、上层的鳙鱼、鲢鱼有一定效果,四“改”:即随机应变,更换鱼饵,专钓鲢鱼、鳙鱼。

传统钓鲫过多提空竿“病”因

传统钓鲫过多提空竿“病”因.
一、漂坠配比不当。鲫鱼属底层鱼,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应当进行底钓。若漂大坠轻,钩饵只能悬于某一水层,不但钓鲫无望,还会遭致小杂鱼凶猛闹钩,坠使浮漂上下抖动频繁,时而还会出现类似 鲫鱼咬钩的假漂相。相反若漂小坠重,坠子躺卧水底,即使是鲫鱼咬钩,反映在漂相上,要比漂坠配比灵敏的漂相略有滞后。因此,在上述两种情形下提竿,无疑会 出现过多的空竿。对策:应使用1.5号强力细尼龙线,丸8号小钩、轻坠、细尾小漂组成钓组。在出钓前,用水桶盛水调漂,通过增减铅坠重量,达到空钩(单 钩)轻触水底,坠垂直悬于水中,浮漂尖端与水面平齐的要求。在实施垂钓中,根据个人爱好,浮漂可钓1~3目,只要按正确要领提竿,空竿现象就会明显减少。
二、提竿时机不对。一般在下列情形下,可视为提竿时机不对;浮漂 正在上送过程中;等待浮漂上送至横卧时;浮漂上送下沉起伏动作大,基本上可以判断系小杂鱼闹钩时。在上述“时机”提竿,偶而也会上鱼,但绝大数是空竿。对 策:可用“停”、“沉”、“横”三个字概括。“停”:鲫鱼咬钩多半为送漂,当浮漂上送至停顿时(鱼已将钩饵“吞牢”),应立即提竿。“沉”:当浮漂规范地 上下点动几下,随即缓慢地沉入水中时,应立即提竿。“横”:将钩饵投入钓点,在下沉过程中,突然停止下沉,浮漂横卧水面不动,或慢速、快速移动,可能是鲫 鱼或其他鱼中途接饵,也应立即提竿。
三、挂钩面饵过大。鲫鱼尤其是小鲫,虽然嘴小,但却很贪食。对那又香又甜的面饵,它们是不会轻易放过的。由于饵大嘴小,难以吸食,只好衔着饵的某一部位送 漂或沉漂,提竿必空。对策:一次取黄豆大小的面坨挂入钩尖(不要露出钩尖),垂钓中,只要按正确要领提竿,不仅会减少空竿现象,还能达到大、小鱼兼收的功 效。
四、挂钩面饵过硬。面饵的弱点之一,就是对钩的穿透性较差,如面饵过硬,钩的穿透性就会更差,即使鱼已将钩饵吸入口腔,提竿时,钩饵会迅速从其口腔中滑脱 出来,这样能不出现空竿吗?对策:用面料做钓饵时,应将配制的面团反复搓揉,使其弹性和韧性达到最佳状态。其软 硬程度好比人的耳垂一样柔软。
五、挂钩蚯蚓过粗。挂钩蚯蚓太粗,鲫鱼一般很难吸食进口腔,如同使用面饵过大的道理一样,它只能衔饵的某一部位很规范地送漂或沉漂,提竿时一样会出现空 竿。对策:①出钓时要备足大、中、小各种尺寸的蚯蚓,便于因鱼施饵。②要摸清钓场的鱼情,根据鱼的大小确定用饵量。如大鱼多时,应相对用粗一些的蚯蚓挂 钩;如小鱼多时,应用细红蚯蚓挂钩。③在去情况不明的新钓场垂钓时,坚持使用小红蚯蚓挂钩利多弊少。
六、挂钩蚯蚓过长。使用长段或整条活蚯蚓挂钩,钩体两端各留出一截(1~2厘米),这样挂钩目标大,加之在钩体外蚓的蠕动,对诱鱼吞饵效果明显。这种挂钩 法,对在养殖鱼池垂钓比较合适,但是,在小杂鱼多、小鲫鱼多、“滑”鲫多的野钓中,上述挂钩就很难奏效。当在钩体外的蚓体,不仅会遭到小杂鱼的“哄抢”, 还会被“滑”鲫、小鲫偷摘或用嘴叼着送漂,空竿现象接连不断。对策:应使用粗细适宜的红蚯蚓,钩尖从其一端穿入,将整个钩体包住,再从钩尖外将多余的蚓体 掐断,保持钩尖不外露为原则。
七、提竿用力过猛。鲫鱼的嘴唇具有薄、脆的生理特征,因此,提竿用力过猛,很容易将其嘴唇拉豁,造成脱钩跑鱼。对策:持竿手手腕用适当的“爆发力”向上抖 竿,使钩将鱼嘴刺牢,随即绷紧钓线,有节奏地将鱼牵领到岸边起鱼。
八、风线过于松弛。风线在水面上过于松弛,直接影响提竿时竿、线、钩的联动速度,就很难抓住那“一瞬”的时机,这是造成鱼吐钩、脱钩的重要原因之一。对 策:不论是使用长钓线(齐竿线)、中长钓线(占竿长70%),还是使用短钓线(占竿长50%),在垂钓中,均要通过调整持竿的高度,始终要保持风线在水面上基本牵直,坚持 按正确要领提竿,就会避免人为的空竿现象。
此外,使用钩型不当、钩尖不锐及 使用拟饵时不科学等,都是过多提空竿的原因。

玉米香时好钓鲤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不知不觉,又是一个金秋时节!

我爱秋天,它虽没有春天五彩斑斓的鲜花,没有夏天茂盛异常的绿树,没有冬天纷纷扬扬的雪花,但秋天有果实累累的丰收的喜悦!

田野间,谷子笑弯了腰,像腼腆的小伙子正向我们鞠躬,欢迎你的到来;高粱涨红了脸,像害羞的小姑娘正像你送着秋波。苞米咧开了嘴,露出黄澄澄象一颗颗金豆子的玉米粒,似乎在告诉你这才是五谷丰登!

秋高气爽的秋天,也是钓鱼人的收获季节!

【时间】9月17日
【地点】一收费鱼塘
【收费】30一天
【天气】晴
【气温】20~32度
【风力】2~3级
【水深】2米
【主钓】鲤鱼
【钓组】4.5台竿  2.5主线  1.5子线  5号伊势尼钩   长尾漂
【饵料】商品饵料

好久没有去收费鱼塘玩了,野钓虽说是经济实惠,随心所欲,比较开心,可没有在鱼塘众多钓友在一起垂钓,那种有点比赛氛围有刺激。别人不上鱼急的面红耳赤,抓耳挠腮。你连连上鱼喜形于色,洋洋得意,那种感觉是野钓找不到的。

这个季节气温凉爽,是垂钓的好季节,本来打算一早去钓场,可因有事10点多才匆匆到钓场,已有十多位钓友早早开始战斗了,了解了一下情况,大都是鲫鱼起的多,鲤鱼起的少,刚开钓,我也是鲫鱼频频上钩,后来慢慢的鲤鱼也来报道了,特别钓了条5斤重的鲤鱼,馋的钓场的钓友直翻眼。没有办法饵料对路呗!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ignore_js_op> 

   秋天是鱼类摄食的旺食期,各种鱼类都在准备过冬,疯狂进食堆积脂肪,可谓鱼口大开,钓鱼好季节啊,今天白天的气温还是较高,目的主攻大鲤鱼,特意用谷物类饵料为主,加腥香俱佳饵料为辅,垂钓塘的水一般都比较肥,又加了少许鱼开胃,这款饵料腥香结合,对大鲫、大鲤有很强的诱钓效果。鱼开胃能有效刺激鲤鱼的摄食欲望。因此,我对今天的饵料还是有信心的。

垂钓过程中鱼的泳层的判断

常言道:“新手怕乱口,老手怕无口”,它揭示的是钓鱼过程中因同一原因而出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渔事心理现象;其中,乱口也罢、无口也好,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鱼的泳层发生变化,底钓时,窝内明显有鱼,本来好好的吃口却突然出现乱口、无口,常常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没有找到鱼儿的垂钓泳层。
有关鱼的泳层问题非常复杂,很难有一个全面的解析,本文试就钓鱼过程中的一些亲历现象作一粗浅探析。
1,产生泳层变化的原因
从钓鱼过程中看,产生泳层变化的原因大致有三:
第一,鱼儿的生理原因
不同种类的鱼、不同体积的鱼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嬉息地和觅食地,诸如鲤鱼、鲫鱼属底层鱼,草鱼、鲢鱼、鳙鱼属于中上层鱼,大体型鲫鱼喜欢贴底觅食,小型鲫鱼有上浮觅食习惯,这些都是由鱼儿自身的生活习性所决定的;
第二,天气的原因
鱼有趣氧和趣温特性,由于气压、水温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会让鱼儿改变泳层,致使鱼儿上浮、下潜,它们会主动寻找适合自身生存的最佳水体环境;
第三,人为的原因
垂钓中,由于饵料的状态和味型等原因,容易出现鱼儿乱层,诱使鱼儿密度过大,因抢食而上浮,从而出现截口,泳层发生改变。
2,怎样判断泳层变化
当底钓无口或乱口时,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判断鱼儿泳层是否改变:
第一,从漂相上判断
当底钓无实口时,注意观察浮漂语言是否出现不正常现象,诸如出现浮漂站立前躺在水面的时间无故延长、浮漂站立后未到钓目前出现异常停顿感、浮漂下沉的速度明显缓慢、浮漂在站立或下沉过程中有抖动等现象,说明鱼儿已经上浮;
第二, 从截口上判断
在钩饵未到底前,多次出现截口,说明鱼儿已经上浮;
第三, 从水面波纹上判断
钓点水面出现鱼儿游动的波纹或时隐时现的鱼儿身影,说明鱼儿也已上浮;
第四, 从天气上判断
天气突然骤变,气压低、气温高、闷热无风,或早、中、晚温差过大等因素出现,鱼儿都会改变泳层。
3, 如何找到鱼的泳层
办法非常简单,在底钓钓组不变或先找底的前提下,逐渐剪少浮漂吃铅量并按每次5—10CM的距离下撸浮漂,由下向上,直至找到浮漂的“顿口”语言出现,有了实口鱼也就找到了鱼儿的泳层。
4,控制鱼的泳层
底钓时,若因人为因素致使鱼儿上浮,可主动控制鱼的泳层,诱使其在底层觅食:
(1)调整饵料状态,增加黏性,控制雾化时间;
(2)换大漂,增加浮漂吃铅量,快速到底;
(3)调低钓高,主钓钝;
(4)放弃拉饵钓,改钓搓饵;
(5)搓大饵,重饵压底。

钓鱼达人传授私人绝佳鲢鳙窝料的配方技巧

养鲢鳙鱼的一般都是在湖区、水库进行的,所以,钓鲢鳙鱼打窝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窝料更需要照下面此法调配,效果绝对好,如诱鱼效果不好可以找我,咱这专注鲢鳙七八年了,绝对保证非常有效的。

钓鱼达人传授私人绝佳鲢鳙窝料的配方技巧

手杆钓一天的量,下面的料配比都是随豆渣一起的配比,豆渣很好弄,如果难搞就到菜市场卖豆腐的地方去弄,很多的。

钓鱼达人传授私人绝佳鲢鳙窝料的配方技巧

豆渣是主料,麦麸更是重要,三斤多豆渣配一斤麦麸,麦麸的作用是使窝料在水中更好的散落。

钓鱼达人传授私人绝佳鲢鳙窝料的配方技巧

草莓味酸奶一瓶,比香精好用。

钓鱼达人传授私人绝佳鲢鳙窝料的配方技巧

白糖二两。

钓鱼达人传授私人绝佳鲢鳙窝料的配方技巧

药有药引子,窝料也有引子,那就是鲢鳙饵一包,作用是增加发酵后的效果,什么牌子都可以。

钓鱼达人传授私人绝佳鲢鳙窝料的配方技巧

陈醋少许,作用是,促发酵,增酸,切记不能多放,有一两调羹即可。

钓鱼达人传授私人绝佳鲢鳙窝料的配方技巧

最后在加点曲酒 一口足以,增香。

钓鱼达人传授私人绝佳鲢鳙窝料的配方技巧

制作方法很简单,将以上配料放在一个盆里拌匀(不需要加水),如果干了不好拌就加点酸奶,拌匀以后(有条件的用桶密封、也可以用塑料袋密封)然后暴晒一个星期就可以使用了,如逢阴雨天就多发酵一个星期。

钓鱼达人传授私人绝佳鲢鳙窝料的配方技巧

底栖鱼为何离底变层的几点影响因素

          底栖鱼主要是指在海洋底层附近生活的鱼类。除海沟深处外,几乎所有的海洋底层都能见到,特别是在大陆架,不论是种类还是个体数量都很丰富,但是随着深度的增加,种类和数量都逐渐减少。例如中国东海的鲷、、惠曾、海鳗鲡和北太平洋的鳕鱼,鲽鱼,鲪鱼等都是重要的渔业资源。其中多数种为了摄饵、产卵和越冬而进行洄游。但有一定的范围限制,即使是同种的鱼类也会形成地区差异的群体。在日本近海南方系的种类夏季可近岸边,冬季深入下层。而北方系的种类则相反,有夏深冬浅的移动倾向。有时对湖泊或河流底层的鱼如镰柄鱼或拟鲨等也称为底栖鱼,但通常在这种情况下称之为底层鱼。底栖鱼是为何会离底变层呢,今天我们说说几点影响因素。

一、夏季,除了趋温趋氧原因外;小阵雨天气和雨后,鱼在水面跳跃嬉戏的情况多见,原因不确,但这种天候条件下底层照样聚窝吃食,鱼呈全层极端活跃的景况。…大暴雨天气,造成陆地泥水(或化肥污染物等)大量灌入坑塘或河流,同样会影响鱼类正常呼吸,甚至导致长时间停食现象!…冰雹等特殊冷雨水流骤然流入底层,会使鱼儿被迫上浮到相对水温较高的中上层区域暂避。

二、暮春、整个夏季、乃至秋季高水温期,如果水域底层的溶氧低于鱼的耐受底限时,鲤鲫均可能离底上浮。大家知道,水溶氧的分布以水表层最多,然后随水深递减。水溶氧多少与气温水温、天气气压、水质肥瘦乃至空气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气候条件与水体环境不同,也就导致了鲤鲫离底上浮时间和程度上的不同。

三、“有雾不钓鱼,雾散好钓鱼”的老说法,由来已久。估计是根据某季节特征所总结的经验。原因也可能是鲫鲤离底造成。但是,我却赶上过几次大雾鲫鲤照吃的情况:北京坑塘4月份晨雾,对面不见人,常规抛竿看不见标,不得已拉竿就近钓,随雾散后逐渐打满竿,鱼口一直正常。因此,根据坑塘水质情况不同,此说不能定论!

四、以早、仲春,晚、深秋低水温季节最为典型。当-日平均水温在10度以下时,昼夜气温温差相对越大的晴朗天气,阳光照射作用会使上下水层温差越明显,鲤鲫一般会集群逐温上浮,或寻找相对安静隐蔽的草丛、浅滩、角落等处藏匿“晒太阳”。除水温过低、水质过清等情况外,上浮鱼对“过路饵”会有“截杀”反应;草丛、浅滩和角落处的趋温鱼一般对送到嘴边的食物也不会拒绝。

垂钓鲤鱼几个钓点的选择

对于常钓鱼的人来说,鲤鱼是常见到的鱼类之一。我们在垂钓鲤鱼之间,要找到垂钓鲤鱼的好钓点,才能更容易钓到大鱼。下面我说说几个钓点供大家选择。

一、大水面的进。出水口的缓流处。 出水口的两侧或者是出水口的正前方稍远一点,水流缓慢的地方就是好钓点。 进水口不仅要找水流缓慢的点,还要看水是否混,如果进水速度很快,水的冲刷使进水口处的水很混,既要选择缓流,又要选择混水与清水的交界处做为下钩点。

二、开放鱼塘选点:每次放鱼的第一天,要尽量选边。以后要选远点。要尽量找没人钓过,或者钓的次数少的位置。钓点要绝对避免人影和竿影的晃动。放鱼的第一天要打大窝。以后尽量不打窝。用包钩,或者是搓大饵自然续窝,要避免饵钩入水时的响声。钓点要尽量避开大众竿长的区域。

三、两个较大水面相连部位的狭窄处的两侧,是垂钓鲤鱼的好钓位。 这是根据鲤鱼喜欢不停的游动,喜欢短距离回游的特点来选择的钓位。两水面相连的狭窄部位,是鲤鱼回游的必经之地。如果狭窄处的岸边有一定距离的水草,钓点(下钩点)应选在水草前面的亮水,离水草的边沿1米左右最好,窝子就打在紧挨水草处。准确的下钩点应该是在窝子的前沿。 如果狭窄处的两岸没有水草,水又不是很深的情况下(不超过3米),就要把下钩点选在离岸5米以外的远点,并且钓饵要尽量用的大一些,要便于发现。

四、岸向水面突出延伸1米以上的部位。(长了更好) 在这个伸出的舌头的前面或两侧的水下,一定会有斜坡或陡坎存在。因此,选择岸向水面伸出的舌头做钓位时,不要一味的只是向着前方远处打满竿。要仔细的试探水下地型,找到了斜坡的底部,或是陡坎的深水处,无论远近,都是个很好的下钩点。窝子仍然是要打在下钩点的内侧。

谈谈本人对鱼发窝不咬钩的应对方法

想要了解复杂的水下世界,我们通常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客观的分析情况,从中找出实质的东西在这时就显得十分重要。现象就是现象,我们只能透过现象去认识本质。“光发窝子不咬钩”只是现象,不咬钩的原因是很多的,现在我谈谈我对鱼发窝不咬钩的应对,供大家研究。

前段时间一个的鲤鱼塘,长期向里面投放食盐,塘主说是为了杀菌消毒。我的一个朋友在这里钓了一天,上午还有点收获,下午就出现了“光发窝子不咬钩”的 现象。这个鱼塘是开春才放的水,里面基本没有小鱼,从发窝的情况来看也决不是闹小鱼。当时现场的好几个朋友都试过,用尽了办法就是没有起色。我过来后大家 就嚷嚷也要我试钓一下,平时大家相处都比较好,叫我试钓也绝无恶意。所以我也就没有过多的推辞,说了句俏皮话就从朋友手中接过鱼竿。

“调四钓一?”我知道朋友的习惯,但还是问了一句。得到了朋友的默认,我就把漂向上移了一寸多,搓了两个饵就抛竿进窝,正好有五目多不到六目。我对我 朋友的钩组很熟,这个时候水下的情况我也能基本估计到,这时水下双钩到底,两脑线都已经弯曲,属于那种“饵料化了鱼钩也不会升起来”的状况。很快浮漂上升 了半目,几乎没有停留就又回到了原来的位子。由于我没有思想准备,当然也就没有提竿,但是我心里明白,有戏了。我再没有和他们说笑,专心的看着浮漂。又过 了一会儿,浮漂明显的上升了半目,我果断的提竿。鱼很快就抄上来了,鱼钩正正的在鱼嘴里。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水里有食盐,鱼不爱吃食,这些鱼有点被“钓滑了”不敢吃食。但鱼毕竟是进窝了,从鱼星来看鱼还是在吃食,只是吃得很谨慎。怎样理解这个“吃得很谨慎”,各人的经验是不同的。

我们当时的饵料就其状态而言,无非就两种:团状和粉状。鱼在正常时候吃食是不太选择的,对口就吃。但是在被“钓滑了”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这种“滑鱼” 就只吃粉状饵料而不吃团状饵料。即使我们的饵料调配得比较好,但是在下水的刚开始还是属于团状这个范围,这个时候鱼是不会吃钩的。当你的饵料化了,成了粉 状的了,鱼钩也就升起来了,这时的钩上已经没有一点饵料了。

我把浮漂向上移动了一段,这个时候钓目大于调目,这时浮漂的浮力只能把铅皮托起,两钩刚好到底,上钩的脑线只是微微的有一点弯曲。这个时候饵料就是全 化了,钩子也是不会动的,鱼钩还是和化了的饵料在一起。各自的浮漂不同,鱼钩的大小不同,实现双钩到底的情况也就不同,不要机械的认为调四钓五就是双钩到 底了。

这个时候在鱼的面前就是一堆化散了的饵料,再谨慎的鱼这时也会试着吃一点,其漂相为黑漂或微微的小送漂。如果是小送漂,提竿一定不要用力太猛,用力太猛很容易把鱼嘴拉豁。这是因为这时候的鱼吃食很轻、很浅,不像正常鱼吃钩那样凶猛,这点我认为十分重要。

窝子食太重是造成另一种“光发窝子不咬钩”的原因。

有一次十月中旬升钟水库,我在一个新开辟的钓点两天钓了二十来斤鱼。第三天我的朋友到我的那个钓位,结果就完全不同。他半天的用食量比我两天的还要 多;我钓的时候窝子里基本没有鱼星,偶尔离窝子二、三米出点鱼星,很快就有鱼咬钩,而他钓我的窝子,窝子及周围鱼星很好,可就是不见咬钩,很多鱼星明显就 是鲤鱼,这是一次很典型的因为窝子太重造成的“光发窝子不咬钩”的事例。

还有一种情况,在一些废弃或基本废弃的鱼塘。这里象样的鱼很少,小麦穗倒是很多,既便是不打窝子,几竿下去也会招来一群麦穗。这时窝子发得很好,就是 漂相有点乱,难找提竿时机。很多人认为,小麦穗不可能把窝子闹成这个样子,这是片面的认识,这种废弃或基本废弃的鱼塘是不可能有很好的鱼情。有些老塘,大 鱼很“滑”,小麦穗很多,收费还不低,最容易出现“光发窝子不咬钩”。对付的办法就是糟食,手竿糟食在这个时候有很好的效果。安徽宿州郊区有几个这样的老 塘,以前他很难在那里钓起鱼来,后来按照我的糟食钓“滑鱼”做法,效果很好。南方很多水库和老塘都有不少的麦穗,很容易出现“光发窝子不咬钩”的现象,建 议朋友们注意几点:抛竿要准、窝子要小而集中、糟食。只要注意了上述三点,钓大鱼还是有把握的。

非常适合新手的钓鱼五步调漂法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钓鱼,一些刚学习钓鱼的新手对很多问题都存在疑问,特别是调漂这一问题,一些新钓手总是不知道漂是条灵还是顿。下面我介绍一下适合新手的五步调漂法,希望对新手有帮助。

新手调漂第一步:在铅皮座缠上大于浮漂浮力的铅皮,扔进水中,在主线上调整移动浮漂位置,使浮标尖部同水面平齐

新手调漂第二步:“找水深”完成后,下移浮漂长度约等于—子线长度+30公分,然后再一点点的剪除铅皮使浮标露出水面达到你想要调整的目数。

那么这个“调目”设定为多少合适呢?钓鲫鱼时大概设置在你的浮标尾一半到三分之一的目数之间都算合适。原则上,你的饵料重量越大,调目就设置越多一 点;饵料重量越小,调目设置就越少一点。(比方讲,同一款饵料采用13目硬尾浮标钓鱼时,如果采用搓饵,可以将调目设定为7目、6目半、6目、5目半等 等;如果采用拉饵,就设定为3目半、4目、4目注意,前提条件是“钓鲫鱼”。那么,钓鲤鱼又设定为多少?鲤鱼饵一般都上的比较大,所以,调目可以设置更多 一些,比如13目浮标你可以设定为8、9、10甚至一直到13目,有时候设定到漂根都可以。

新手调漂第三步:称一下钩重和饵重。方法是剪掉单钩观察浮标的目数变化,这一变化量就是单钩重量,在单钩上按照实际垂钓用饵大小装一粒饵,观察浮标目数同原来目数的差距,这一变化量就是单饵的重量。并把观察到的浮标的目数变化记录下来备用。

新手调漂第四步:将浮漂向上推长度约等于—子线长度+20公分,然后挂上正常钓鱼时的两个饵,反复多次调整浮 标,使浮标露出一定的目数。那么,浮标露出多少目才算达到了不灵不钝的状态?前面大家不是已经称了钩子和饵的重量吗?你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出整个钓组处于 不灵不钝状态的“钓目”是多少:

钓目=调目减单饵可以压下的目数加单钩可以压下的目数

(比如:你的调目是6目,一个饵可以压沉4目,一个钩可以压沉3目,不灵不钝的目数=6-4+3=5目。就是说你挂上饵反复多次并最终将浮标调整为5目就是不灵不钝状态,一开始就从5目开始钓,也就是说调6钓5。)

新手调漂第五步:钓鱼过程中,如果感觉浮标动作很小,你不容易看到信号,你就半目半目地下推浮标减少水线长度钓灵一些;如果浮标动作很大,有口却容易空竿,你就半目半目地向上推浮标钓钝一点,直到抓到鱼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