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1月 11th, 2022

打窝越准越好吗?

人和鱼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一个生活在陆地,一个生活在水中。而生活在陆地的钓鱼人,总会以自己的主观认识,去断定水里的鱼也是这样想的。就拿打窝来说,很多钓鱼人都会认为打窝越准越好,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先前的时候,也是十分羡慕能够把窝打准的钓鱼人!时常在打酒米窝料的时候,利用长竿搭配打窝器去打窝。可最近做了一次水下试验后,却发现有的时候打窝越准,真的不是什么好事!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况呢?解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来回忆一下之前的垂钓经历。是不是在钓鱼的时候,时常会出现有鱼蹭线然后浮漂出现动作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出现这样的情况钓手们都会以为是鱼在用身体去蹭线。可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吗?

鱼身体上的有个特殊器官叫做侧线,他能够感知到水流和障碍物的变化,自然也会感受到鱼线。所以说,鱼用身体蹭线的情况,大多会发生在黑坑这种高密度的钓场,在野钓中自然很少出现。这时问题就来了,可野钓的时候,也会出现蹭线的漂像呀!这是怎么回事?

重点来了,这里要注意!之所以野钓能够出现蹭线的情况,是因为鱼比钓鱼人想象的要聪明。这是什么情况呢?是鱼在水中会用前鳍和尾巴去煽动窝料,然后让窝料产生移动,以此来分辨哪个是不能吃的钩饵,哪个是能吃的窝料。

到这里朋友们就问了!鱼真的有这么聪明吗?要真是这么聪明不就钓不到它了吗?这是因为鱼的聪明在于识别性,当被钓鱼人伤害过后,便会对窝料存在识别性,自然会出现煽动窝料的情况。但是鱼和鱼之间却不存在交流,当同伴被钓走后,鱼只会觉得少了什么东西,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饵料具有危险的认知。

这里说句题外话,在济南的天天渔钓场,鱼儿受到高压垂钓和反复钓放的驯化。在钓到它们后,反而会毫无挣扎并且张开大嘴一动不动的,让钓鱼人去摘钩。这就说明了鱼具有识别性,也只有具有识别性后,才能够出现猾鱼这种情况。

有点跑题了,咱们话说回来,鱼会不会煽动窝料,和打窝准确与否有什么关系呢?可不要小看这一细节,不仅仅有关系,关系还很大,这可关乎到最终的钓况和垂钓感受。

在做了一系列的水下试验后发现,鱼煽动窝料的规律是,会从窝料的中心点,煽到周围的地方,也就是说会形成一个空心圆,导致四周都是窝料,从而捡食四周的窝料,来避免吸食钩饵被钓中。

结论来了,可要记好了!这也就是说,在垂钓经常有人垂钓的钓场时,打窝打的越准,就越会形成同心圆的情况,鱼儿便会主动地把窝料煽动到一旁再捡食。如果主动的把窝料打散,鱼儿便不知哪个是重心点,则会无规律的煽动饵料,从而能够增加捡食到钩饵的机会。

总结来说,在垂钓生口鱼的钓场,窝料打的准一点方便聚鱼,在垂钓猾口鱼的钓场,窝料打的散一点,能够让鱼更容易捡食到钩饵。有些时候,并不是自己买来的窝饵不好用,更多的是让窝料打的越准,垂钓效果越好的惯性思维给禁锢住了。

大雨后钓鱼,蚯蚓好还是饵料好

夏季,作为一年中降雨量最大的季节,来几场大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若遇到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时,不仅容易对我们造成财产上的损失,严重时可能还会危及到我们的人身安全。

对于我们钓鱼人而言,夏季大雨后外出垂钓却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因为雨水会将陆地上的一些食物冲刷到河道中去,同时雨后水体中的溶氧量十足,鱼类也更加地活跃,有着更强的进食积极性。

在夏季大雨后外出钓鱼的过程中,水体往往都较为浑浊,尤其是在经历强降雨之后。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使用蚯蚓好还是饵料好呢?

咱们也不用太过着急地去下定论,可以先一起来看看蚯蚓和饵料各自的特性表现,同时再结合钓场的情况后再做决定。

一、蚯蚓和饵料的特性

1、蚯蚓

蚯蚓作为一种常见的软体动物,它们带有一定的腥味和耐水性,蚯蚓在入水后仍能较长时间地保持活力,能在水体中较长时间的保持蠕动,再加上蚯蚓能不断地释放出腥味,两者结合下能对水中的鱼儿们产生很不错的吸引能力。

2、饵料

商品饵料应该是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钓饵,它们有着丰富的味型,同时可以通过调整水比来改变状态,可轻松达到拉饵或者搓饵的状态。商品饵料在入水后有一定的雾化效果,能通过味型和雾化来吸引聚集鱼类。

小结:蚯蚓和饵料相比之下,蚯蚓不具备雾化效果,诱鱼聚鱼的效果不如饵料,但在耐水性和附钩性的表现上,蚯蚓则更胜一筹,同时蚯蚓入水后仍能保持活跃,也能达到吸引目标鱼吞饵咬钩的目的。

二、施钓水域的情况

1、水体略微浑浊,水流较缓时

当降雨量并不是特别大的时候,水体虽然会变得浑浊,水体也会具备一定的流速,我们在这样的水域中垂钓时,铅坠和钓饵仍能平稳地置于钓点中时,不管是饵料还是蚯蚓,往往都能胜任这样的环境,不会因为水流而降低活性或者快速地从钓钩上脱落。

2、水体较为浑浊,水流较快时

当降雨量较大或者持续性降雨时,由于源源不断地水体携带着陆地上的泥沙等进入河道时,水体会变得较为浑浊,同时水流也较快,此时必须通过增加铅皮的重量才能让我们的钓饵“站稳脚跟”。

在铅皮较重的情况下,鱼类咬钩吞饵的漂相动作往往不立马反应出来,再加上水流会导致我们难以看清漂相,此时若我们选用饵料作为钓饵时,往往难以把握住最佳的提竿时节,甚至鱼还没来得及咬钩,钓饵就已经被冲走了。

3、水体极为浑浊,水流极快

当短时间降雨量较大时,水体往往会变得较为浑浊,同时水体流速也非常的快,其实这样的环境并不太适合我们下竿垂钓,并且这样情况下也很容易对我们自身造成伤害。

小结:不同的降雨量会直接影响到垂钓水域的鱼情,考虑到商品饵料和蚯蚓的各自的特性表现,我们可以酌情选择从而对最终的渔获成绩有所保障。

三、写在最后

通过对蚯蚓和商品饵料特性的了解,同时结合不同降雨量时水体的表现后,我们不难发现,就是在夏季雨后垂钓的过程中,保证钓饵的诱鱼和聚鱼效果,才是提升我们最终渔获的关键所在。

同时在夏季强降雨之后,一些鱼塘、养鱼的稻田等,往往很容易因为排水不及时,最终导致里面的鱼儿大量逃脱,而这些进入自然水域中的鱼类,往往会选择贴边游动,因此我们在垂钓时不宜钓深钓远,在近岸垂钓反而更容易有所收获。

同时当降雨量较大不太适合外出垂钓时,小编也希望大家能以自身安全为主,不要贸然外出垂钓,可以等停雨后的第二天或者水体流速较缓时再去,这样既更加安全,同时也更容易钓有所获。

这些窝料打窝诱鱼堪称一绝

我们在外出钓鱼时,打窝往往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一些鱼类资源相对较差的地方,更需要我们投放窝料来吸引聚集鱼类,只有当窝点中有着足够的鱼之后,我们上鱼的概率才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如今市场上的垂钓用品也是琳琅满目,在垂钓时的表现也极为不错,不过仍有那么一部分钓鱼人在坚持使用一些较为传统的窝料打窝。今天,小编特意盘点了3种钓鱼的窝料,打窝诱鱼的效果也极为不错,但知道的人很多,真正敢用的却很少。

1、动物粪便

可能看到“粪便”这两个字,不少钓友就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吧,当然也有一部分钓友已经在心里开始骂“小编傻B”了吧,但是用动物粪便打窝诱鱼已有多年的历史,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不过直接使用牛粪或者其他动物粪便打窝诱鱼,的确让人难以接受,不过最近小编发现有人选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用根绳子绑上一块砖头,跟着将砖头丢进粪坑里面浸泡两天两夜,然后捞起来暴晒两天,就这样反反复复四五次之后,这块砖头便吸收到了粪坑中的精华,用来打窝的时候能对黄颡鱼、鲶鱼以及鲫鱼等有着极为不错的吸引力。

不过这种方法需要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精力,并且带着这种砖头出门去打窝,估计很难得到常规钓鱼人的理解,因此小编也建议大家量力而行。

2、臭鸡蛋加臭豆腐

夏季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季节,也是一个非常适合垂钓鲢鳙的季节,从习性特点上来看,鲢鳙是一种典型的滤食性鱼种,它们主要在水体的中上层活动,以浮游生物和藻类为食

在经过多年的垂钓总结后发现,鲢鳙鱼对酸臭味的食物兴趣极高,当饵料的味型偏向酸臭味时,自然更利于我们垂钓工作的开展。为了提升饵料的味型,我们不妨可以自制一份“小药”。

我们可以准备两颗生鸡蛋外加一些豆腐,将它们一起装入一个塑料瓶中,跟着将其搅拌均匀后密封存放,接着放到太阳下面暴晒3天左右,此时这款“小药”便制作成功了,在垂钓时加入到饵料中即可,这款“小药”可是大毛老师都曾推荐过的哦。

3、腐肉

相比前面两种饵料,腐肉散发的味道往往更为浓郁,也更让人难以接受,但它诱鱼的效果却一点儿也不差。

不知道大家在外出垂钓的过程中,是否曾留意到水中的白条鱼、鲶鱼等,会去吞食那些死亡多时已经开始腐烂的鱼类或者其他动物,这样的现象都能表面腐肉对鱼类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不过自然界中的腐肉不易获得,因此我们可以自备一些过期发臭的猪肉或者家禽内脏,跟着将它们装入塑料袋中密封好之后放到太阳下暴晒,一般需要7天左右就可以达到腐肉的效果了,不过在打窝的时候一定要带好口罩和手套,以免这个臭味恶心到自己。

以上3种窝料能对鱼类有着很不错的吸引力,对我们垂钓诱鱼聚鱼有着显著的帮助,但小编也建议大家量力而行,同时在制作的时候最好在户外操作,不要在家中,不然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教你开红虫拉饵,用商品饵也能开出好吃的“肉夹馍”

我们在使用红虫或者蚯蚓钓鱼的时候,不仅可以直接把红虫、蚯蚓挂到鱼钩上垂钓,还可以加上商品饵制作成拉饵使用。红虫和蚯蚓都可以制作成拉饵,所不同的是蚯蚓比较大不能直接开制拉饵,需要先用搅碎机将蚯蚓打碎才能开拉饵。今天我们就以红虫为例说一说怎么开红虫拉饵。

红虫拉饵俗称肉夹馍,就是将活体的红虫和饵料拌在一起开成拉饵。其方法比较简单,开好之后的拉饵其中的商品饵雾化性好可以诱鱼,红虫在水中还能蠕动可以引鱼咬钩。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开红虫拉饵的具体办法。

第一种是红虫伴侣

红虫伴侣类似胶状,也是最早用来开红虫拉饵的饵料。红虫伴侣不会伤害红虫,和红虫一起开成拉饵之后很方便挂钩,入水之后红虫还可以在水中存活。

用红虫伴侣开拉尔很简单,只需要向红虫身上洒上水让所有虫体都湿润起来,然后将红虫伴侣均匀的撒在红虫上搅拌均匀握成团就可以使用了。

红虫伴侣好用但是价格比较高,如果经常用负担会很大,当然是土豪的话就随便了。

第二种是用普通的商品饵制作

红虫伴侣价格比较高,用它制作拉饵有些浪费了,我们不想用红虫伴侣的话可以使用一些商品饵也能开出很好的红虫拉饵。

这里我们可以选择野战蓝鲫作为基础饵料。野战蓝鲫非常适合垂钓鲫鱼,全国各地都可以使用,钓友们反馈的效果也很不错,我们就可以用野战蓝鲫来开红虫拉饵。

具体开制步骤是:

我们正常开野战蓝鲫饵水比是1:1。不过因为要加入红虫,在加入红虫前要先用水打湿红虫,所以为了避免开饵后饵料返水我们在加水时要少一些,野战蓝鲫要稍微多一点。

按照开野战蓝鲫的方法先将野战蓝鲫加入水搅拌均匀,然后静置吸水。冬天温度低为了让饵料充分吸水我们静置的时间要长一些,正常来说需要5分钟,冬天我们就等10分钟。

饵料充分吸水之后我们将湿润的红虫倒入饵料中,红虫的用量不要超过饵料的量,一般在饵料用量的一半左右。我们开饵时用了一杯饵料,那么就可以加入半杯的红虫。

接着搅拌均匀,让饵料和红虫充分混匀,最后握成团就可以使用了。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不仅可以用来开红虫拉饵,也可以开蚯蚓拉饵。如果单独使用虫饵垂钓效果不好可以试一试用将它们开成拉饵。

冬季钓鱼我们该怎么选择?红虫和蚯蚓

冬天钓鱼用虫饵,主要是指蚯蚓和红虫这两类。那么我们在具体垂钓时到底该用红虫还是用蚯蚓呢?总不能一只钩挂蚯蚓一只钩挂红虫吧?

冬季我们主要钓的是鲫鱼,鲫鱼是杂食性鱼类荤素都吃。但是在不同的季节因为外界环境的不同,鲫鱼的味型偏好也就不同。例如在夏季天气炎热鲫鱼就更喜欢味道清淡的素饵;冬季天气寒冷鲫鱼需要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补充能量,因此冬季鲫鱼就更喜欢虫饵这种含有高蛋白的荤饵,即使我们用商品饵也要向里面添加红虫粉、虾粉之类的物质。

红虫和蚯蚓虽然都是荤饵,都含有高蛋白、都是活饵,有一些相同之处,但是在具体垂钓时它们也是有区别的,在面对不同的情况下红虫和蚯蚓的选择也是有区别的。

想知道红虫和蚯蚓分别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就要先了解红虫和蚯蚓的区别和各自的优势之处。

先来说蚯蚓。蚯蚓可能是很多人第一种接触到的钓鱼饵料,因为蚯蚓很好找,到一个有落叶、枯草的位置挖上几下就能找到。小时候钓鱼我们都是用自己挖的蚯蚓,从来不会想到买饵料或者用面粉之类的自己配饵料。

蚯蚓生命力强容易保存,在水中长时间浸泡也能保持一定的活力。

现在即使你懒得去挖蚯蚓,自己买也很便宜。蚯蚓因为易得、四季通用,各种淡水鱼都会吃,因此有“万能饵”的称呼。

再来说红虫。红虫的价格比之蚯蚓高一些,而且只能向商家购买,但是它也有自己的优势:

第一,我们肉眼就能看出来红虫很细,估计四五条红虫捆在一起还不如一条红蚓粗。冬季鱼开口小、吃口轻,所以又细又轻的红虫更容易被鱼吸入口中。

第二,红虫外表是鲜红色,比之蚯蚓颜色更加艳丽,更能吸引鱼的注意,红虫可以通过自身的颜色诱鱼。

第三,红虫是摇蚊的幼虫,它们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水域中,是鱼儿的天然饵料。很多鱼经常吃红虫,所以它们更加习惯于红虫的味道。

第四,红虫用法灵活。钓小鱼我们可以挂一两条红虫,鱼比较大的话我们可以把四五条红虫绑在一起挂钩;除了直接钓我们还可以配合商品饵开制成肉夹馍;还能用搅拌机把红虫打碎混入商品饵中使用。

这样看起来红虫似乎比之蚯蚓更加适合钓鱼。但并不如此,我在钓鱼时发现用红虫钓鱼的人不多。我想一是因为红虫价格高,性价比不如蚯蚓;二是红虫不容易保存,它们不像蚯蚓那样放到湿润的土壤中就能长时间存活,红虫到手后很快就会死亡;三是红虫带有很多病菌,如果我们手上不小心被鱼钩划伤,再接触红虫的话容易被感染。

蚯蚓虽然有一些缺点,但是也很好用。蚯蚓太大我们可以把一条蚯蚓分成几节挂钩,而且大一些的蚯蚓方便挂钩,蚯蚓也可以搅碎后混入商品饵开拉饵。蚯蚓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身体韧性比较高,不像红虫那样脆。如果我们垂钓时有小杂鱼闹窝,特别是在南方即使是冬天也有很多小杂鱼,使用蚯蚓的话小杂鱼咬不动。

我们选择什么饵料要考虑两点,一是价格,这一点蚯蚓完胜;二是实用性,蚯蚓和红虫差不多。所以综合考虑下来我认为冬季野钓首先选择蚯蚓。如果是钓黑坑,并且允许使用红虫,那么红虫的效果会好一些。

开搓饵的标准动作

搓饵是随着商业饵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开饵方法。饵团的大小可自由控制。如果你想钓到一条大鱼,可以用大饵团,如果你想钓小鱼,就可以用小饵团。

而搓饵是更是一种技术门槛非常低的开饵手法,但许多人不注意搓饵饵的一些细节,很容易把饵团变成一个死疙瘩。

以下关于搓饵的个人经验,虽然不能说是标准动作,但是大多数钓友,基本上都是用类似手法开饵,只要按着步骤做,即便是新手也能轻松上手。

一、搓饵钓鱼不仅仅是把饵团搓出来就可以了

搓饵钓鱼,首先体现在钓鱼人对鱼饵特性的把控上。搓饵是附饵的最基本手法,但真正的技巧不是如何去搓饵,而是钓鱼人对鱼饵饵的味型、状态等客观因素的把控、调整。

了解基础饵、主攻饵饵和状态饵的分类以及配置比例等,同时注意饵团的附钩性、饵团入水后的溶解速度。

饵水比尽可能精准一些,同时要根据水情,也就是水流的流速、水深等,控制饵团的溶散速度。

更要注意钓鱼时的鱼情和天气,饵团不要太软或者太硬,要做到能轻易塑性,但是又不会松松垮垮,一碰就散。

吸水均匀,手感要好,还不粘手。一旦饵团被搓成形状,挂在的饵块表面是相对光滑、圆润。

注意饵团放置的时间,放置久了就会变得比较粘,不易雾化,放置时间短了,入水后,很快就会溶散、乳化。

进而导致附钩性极差,具体如何把控,如何调整,这需要钓友们多练、多上手,以及多实战。

二、搓饵的技术动作

我们以左手搓饵来举例,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自然向内弯曲,以爪形抓住双饵所需的量。用手指揉搓饵团之后,将饵团搓成圆柱形。

1、 轻轻地将圆柱形饵团夹在食物和中指之间的指关节上,向内弯曲拇指,用指甲将其掐在指关节的饵柱的中间部分。

2、 拇指向上倾斜,将饵柱一分为二,一半仍然留在手指之间,另一个已经粘在拇指指甲上。

3、 拿出鱼钩,并将其夹在手指缝中的诱饵上。按下右手或左手拇指上的饵团,使钩子落入饵团中。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迅速配合揉搓,让饵团彻底包裹住鱼钩。

4、做完一个搓饵后,左手拇指再次向内弯曲,用中指和食指快速将另一个饵团,从拇指指甲上,拉到中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将另一个子线的钩子放在饵团上,重复最后一次搓饵的动作,两个鱼钩上的搓饵,就算做制作完毕了。

最后:使用搓饵时的注意事项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关键,在实战中,尽量避免使搓饵是一个非常坏的习惯,即在使用的过程中。

手指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抓住鱼饵,并有意反复揉搓,这样会导致饵组团入水后,基本上就不雾化。

而搓饵入水之后,因为其快速溶散的物理特性,说是一款活性饵料,其实也不过分,但是这个坏习惯,则会让其变成一个死疙瘩,就完全失去了搓饵诱鱼的特性了,与其如此,还是不如挂一粒玉米,更为方便。